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_完美世界竞技平台官网

荆门市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时间: 2024-08-05 14:27:49作者: 完美电竞对战平台

  /col/col465/index.html?number=B0106

  一、“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一)“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1.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末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88.5亿元,年均增长11.5%,基本完成“倍增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4.6亿元,年均增长26.6%。财政实力慢慢地加强,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

  一、“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一)“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1.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末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88.5亿元,年均增长11.5%,基本完成“倍增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4.6亿元,年均增长26.6%。财政实力慢慢地加强,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

  “十二五”末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88.5亿元,年均增长11.5%,基本完成“倍增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4.6亿元,年均增长26.6%。财政实力慢慢地加强,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一高三新”推广面积突破2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3.4:1。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76.3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2.7%。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产业体系有所改善,全市三次产业体系由2010年的19.9:48.4:31.7调整为2015年的14.5:52.5:33.0。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工业主导地位逐步加强,七大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工业总量持续不断的增加,紧随湖北省的“一主两副”,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由2010年的620家增加到1142家,亿元以上企业由188家发展到520家。以固润科技、强生实业、美丰化工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公司落户荆门,精细化工等细致划分领域发展特色鲜明。

  循环经济发展取得较强的品牌效应。自2007年获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以来,荆门市先后获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格林美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资质。初步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循环产业体系、三大循环经济特色园区和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国农谷”战略的坚定实施,“三区三中心”的规划体系基本建立。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5.2%,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3.28:1。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公司407个,企业资产总值344.0亿元,固定资产净值70.0亿元,利税72.0亿元,企业从业人员5.3万人。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国宝、广源、宝源、洪森、玉荷、龙池桥)、“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宝、金龙泉)、“湖北省名牌产品”68个。

  荆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以“特色园区”为主导,荆门高新区带动七大省级开发区和七大工业集中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1.59亿元,同比增长11.1%,园区工业快速地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利税36.84亿元,同比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总额达到829.22亿元,同比增长16.6%;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442.3亿元,同比增长8.5%。荆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抱团发展,正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园区将成为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引领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荆门市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知名度颇高的质量品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达221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71家。国宝桥米,中粮祥瑞、钟祥盘龙分别进入全省农业产业化综合十强和行业五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行列。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48.0亿元,出售的收益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0个,过10亿元的企业12个,过20亿元的企业7个,过50亿元的企业3个。化工产业拥有“洋丰”、“鄂中”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洋丰”牌过磷酸钙),11个湖北省名牌产品和10个湖北著名商标以及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新洋丰肥业、大峪口化工、鄂中化工进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其中新洋丰肥业进入中国民企500强、中国磷复肥企业前三强。

  荆门市2015年末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是14.5:52.5:33.0,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则为11.20∶45.79∶43.10,与湖北省相比,荆门市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传统重工业占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所在比重偏低,先进制造业发展缓慢,属于传统产业主导的经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支柱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尤其是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支柱产业的深加工不足,产业链延伸不足,仍然属于产业链的初级加工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较慢,总体规模十分小,比重偏低,层次不高,行业门类不齐全,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较弱。现阶段,荆门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工农业的支撑能力发挥不足,生活性服务业对改善民生和满足供给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1:湖北省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图2:荆门市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配套设施不够完备。产业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园区内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征地拆迁工作、管网建设等还有待完善。企业投融资困难,尚未建立完备的服务于企业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对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专业化服务网络不完善,产业级和子行业级的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尚处初创阶段,对市场发展预期存有盲目性。

  企业之间配套发展滞后。企业之间相对独立发展,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产品间的配套和合作较少,关联度低,未能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配套发展的格局。行业外延关联性不够紧密,生产、流通、营销行业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从生产到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荆门市金融、人才、信息等核心生产要素集聚不够。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偏少,全市仅拥有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5家村镇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种类、数量、信贷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特别是缺少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荆门市科研院校较少,使得我市缺少了高技术人才培养腹地;同时,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交流不够,使得荆门市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强。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信息服务工程发展缓慢,应用覆盖领域不全面,没有形成产业链;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在荆门市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比较大,重化工业比重高。能源消耗大、资源利用率偏低,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见表1)。

  (1)2014年,湖北省GDP总量为27367.04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1.63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0.668吨标准煤/万元;而荆门市GDP总量为1310.59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1106.42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0.9611吨标准煤/万元。荆门市GDP总量占全省GDP总量的4.79%,而能源消费总量却占全省消费总量的6.79%,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在水资源方面,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面实施,一方面,汉江水流量减少,流速减缓,直接导致荆门市水资源的减少;另一方面,工程形成的库区与汉江交换能力减小,沿江区域排污加剧,汉江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污染问题突出,荆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受到影响,汉江保护刻不容缓,《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已将实施最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制度写入文本。

  (3)在2015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对荆门而言依靠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荆门市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荆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可行之路。

  2015年末,荆门市共有114.42万农村劳动力,而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55.34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48.4%。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了武汉等省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以及省外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在流失与短缺的问题。此外,人力资源的短缺还表现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交流存在困难导致高端人才的短缺。人力资源相对短缺,使得荆门产业发展面临支撑不足的问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工艺,破解了技术瓶颈的制约,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互联网的应用和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的决策方法和商业模式,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了新型服务业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为全球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同时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一个制造业全供应链向全球开放的架构正在形成。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利于推动互联网与荆门市传统产业的结合,以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荆门市的综合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我市“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步伐,为我市走出去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加快经济融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落户荆门,发展对外贸易,加强涉外合作,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荆门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城市之一,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荆门市高铁、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规划,有利于荆门向上争取资源,构建江汉平原综合交通枢纽,建立更加开发的经济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对荆门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有利于加快培育创新主体,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通过保障产权、减税、放开价格等措施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退出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

  荆门市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市在农业、自然资源、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产业发展长远规划,扩大招商引资,推进荆门市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培育比较优势。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移,有利于我市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提升荆门在省内外的综合竞争力。

  荆门市是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当前,省委纵深推进“一元多层次”战略,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着力打造“一主两副”外的新兴增长极,有利于我们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省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中国农谷建设、柴湖振兴发展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争取政策倾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立现代工业体系;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

  荆门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的实施为荆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转型改造机遇。《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荆门利用国家在财税、产业、投资、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的相应政策支持,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和企业落户荆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发展理念为荆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七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为荆门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转型路径,有利于挖掘发展潜力,加快产业链重构,提升整体竞争力。荆门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验收,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荆门石化千万吨扩能改造项目、中航工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布局荆门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逐步呈现,有利于缓解制约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瓶颈。宜昌-荆门-襄阳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有利于缓解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为契机,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生态立市、产业强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为指导,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到十三五期末,在荆门市建立起更加协调、更加绿色、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荆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更富活力、更有效率、更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扶持绿色、低碳、可持续产业发展,突出节能减排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污染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和三次产业内部比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协调推进,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坚持全面开放,鼓励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推动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共享经济,坚持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共同发展、共享发展,做到发展资源共享,发展平台共享,发展技术共享。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荆门市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凸显,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对行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培育一批叫得出、打得响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品牌战略持续提升。布局合理、良性互动、开放配置、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区域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成效显著,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循环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0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36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到11:52:37,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45.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62.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27.32亿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到18%;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投资总量突破3000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62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增加到2.5%;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完成省定目标,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目标:到2020年,力争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工业比重30%左右;全市规模化工企业超过240家,规划建设项目144个,总投资1270亿元,新增出售的收益1700亿元,利税150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降低10%以上,提高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炼化一体生产基地和磷化工基地。

  路径:以荆门石化提质扩能向千万吨炼油规模发展为契机,立足于化工产业现有基础及发展优势,加大石化行业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进高效、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园区集聚为载体,推进磷化工和盐化工向基地化、一体化、联合化转型升级,实现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以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开发高性能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拓展精细化工的发展空间。围绕“三去一减一补”五大任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严格行业准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关停污染治理不达标企业,鼓励和支持“三废”集中处理,完备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

  重点:石油化工:积极推进荆门石化千万吨扩能改造,稳步发展炼化产业,提高油品等级,扩展初级成品油、深加工油品等产品,延伸C1、C4产品链条,提升产业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磷化工:重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磷矿资源综合利用,以稳量升级为导向提升发展磷肥,重点向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测土配方肥等方向发展;精细磷化工重点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进行升级和提升,积极发展精细磷酸盐产品、磷系新材料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荆襄磷化产业园为平台,加快石化、磷化产业链的配套延伸,推动产业内部循环,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推进钟祥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盐化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原盐(卤水)为源头,深度递延加工构建“原料-中间体-终端”体系,实现盐化产业与石化等化工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原料、产品、副产品以及工业三废等综合利用,积极探索循环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创建零垃圾、零排放生产模式;延伸加工链条,形成以盐、碱、溴、铯、碘等化合物为主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精细化工:开发维生素、农用激素等医药农药中间体和硅酸钠等精细化工产品,建设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2500亿元,年增长14%左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5:1;力争食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建成3个年产值超过300亿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年销售收入过100亿企业达到5家、过50亿元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5家,创建10大“国字号”品牌。

  路径:以生态、有机、长寿、富硒为发展目标建设特色园区,着力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农谷”生态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以精深加工为方向,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开拓销售新业态,发展网络营销新模式,发挥互联网与农产品加工业深度融合的优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互联网+转型。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化,创新销售运输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型。以中国农谷“三区三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中国农谷的创造作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注重质量安全转型。发挥中国农谷的品牌效应,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重点:食品制造产业:发展一批规模化、高水平、全产业链的现代食品工业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具有荆门特色的休闲食品、功能食品、方便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丰富产品种类,加强产品创新。农业生物质产业:把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作为生物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着力引进和培育规模研发和制造企业,全力打造生物产业特色集群。粮食加工:重点培育优质和专用粮食品种,加大稻谷等粮食的深加工及利用,综合利用稻谷副产品和废弃物。油脂深加工:加快油脂深加工向多元化、高端化、精深化方向发展,重点利用好本地丰富的油菜籽资源,发展油菜籽、油茶等多种油料加工,开发特种油、专用油。果蔬加工:整合提升果蔬精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果汁、蔬菜汁、果蔬复合汁等制取,发展果蔬饮料产业,综合利用果蔬废弃物。地方特色食品:培育壮大食用菌、龟鳖、小龙虾、蟠龙菜、葛粉深加工等地方特色产业领域。

  目标:到2020年末,力争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各类上市企业6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降低15%以上。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0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形成产业链相对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装备产业基地。

  路径:积极整合荆门市产业资源,坚持集群化发展原则,完善园区内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打造布局合理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集群化方向转型。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坚持中高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进行高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上有所突破,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快中南通用航空产业园、京山高端装备铸造、中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项目的建设,强化项目支撑。

  重点:通用航空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水上飞机、浮空飞行器等特种飞行器,以及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等整机制造;并积极推进机头、机翼、机身覆盖件、结构件等关键通用航空零部件的生产;依托漳河场和钟祥军民两用机场,大力推进特种车辆、飞机泊位引导系统、航空货物处理系统等机场配套设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打造智能制造成套设备、机器人、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智能农业机械装备,重点提升当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生产基地。能源化工及环保装备:重点发展能源储运设备和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主要打造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叉车运输车的高端化水平,引进和培育特种车辆产业集群,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合理布局并完善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标:到2020年,力争“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5.5%。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0家以上,各类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120家以上,建设特色园区5个,建立起“成规模、有特色、配套全、品牌响”的大健康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富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用品、健康品、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把荆门打造成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体育用品中心、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国内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先城市。

  路径:以李宁产业园、荆门生物医药产业园、钟祥市经开区、京山县温泉新区等核心园区和区域为依托,安排、引导和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各园区,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形成潜力巨大、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强化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健康产品。加快推进李宁体育装备、天琪药业中药饮片、康沁制药新型消炎注射液、健康云医院和健康信息中心、泰康荆门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支撑。

  重点:生物医药:重点做大做强荆门生物医药产业园,突出发展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中成药产品,以及抗艾滋病、抗病毒类生物技术药物,打造以特色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打造3-5个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保健品:根据保健品的发展趋势及市场新需求,以葛娃、长寿缘、美宝药业等本地保健品生产企业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推动健康元、汤臣倍健等保健品知名企业落户荆门,带动本地保健品企业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围绕足球赛事、户外运动等领域,发展相关器材和用品制造业;在李宁体育用品基础上,重点招商引进耐克、彪马等龙头企业落地。健康养老:重点建设和发展以医养结合为主题的健康养老产业,大力推进泰康人寿(荆门)大健康产业园的建设。

  目标:到2020年,力争再生资源利用和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500亿元,年均增长22.5%以上。培育主营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50—100亿元的企业2家,10—50亿元的企业10家;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等指标大幅提升,分别达到85%、90%、95%以上。把荆门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环保产业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推广中心和服务基地,环保产业成为荆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路径: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为契机,打破产业分散格局,促进产业集聚,加强特色园区建设,发挥格林美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荆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优势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挥规模效应。以企业为主体,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在一些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依托现有合作平台,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加强新型回收交易平台、电子废弃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台支撑。

  重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延伸现有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和废旧家电循环利用产业链,推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和废橡胶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以提高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为核心,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效率,提升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等相关产业废弃物的附加值,推动产业废弃物资源由低效、分散利用向高效、规模利用转变。再制造产业: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搭建“互联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互联网+电子废弃物”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满足再制造产品供需对接的需求,鼓励本地区废弃物再制造生产企业及其产品进行网上集中公开,实现再制造产品“追踪”和旧件“溯源”。

  目标:到2020年,力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主营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0.9%,利税100亿元。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50-100亿元企业2家,10-50亿元企业6家,各类上市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降低20%,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打造湖北省重要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和制造基地,形成以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玻璃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路径:培育相关专业技术研发机构,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创新为驱动力,以高端化和特色化为发展方向,研发制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突出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向集群化转型。以链条化为发展导向,延长各细分产业发展链条,密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充分利用荆门地区丰富的资源条件,积极吸引并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强化项目支撑。

  重点: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应用和绿色储能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智能电网,构建集应用、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链条化、网络化新能源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储能及动力电池产业,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聚焦新能源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动力应用,同时兼顾小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应用。新材料产业,以荆门高新区、京山、沙洋、钟祥、东宝为重点,以中国风电、金泉新材料等为依托,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建材、特种玻璃三大优势领域,培育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陶瓷、金属结构及功能材料等潜力领域。

  1.依托石化产业基础,不断延伸C4,重点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聚氨酯、精细化学品等细分领域

  3.培育发展超白太阳能浮法玻璃、TFT~LCD基板玻璃、TCO玻璃、高品质石英玻璃、涂膜反射隔热玻璃、压延微晶玻璃、低膨胀微晶玻璃等新兴起的产业领域

  3.全力推进葛洲坝水泥等企业向混凝土砂浆、定制化构件等方向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探索打造住宅产业化产业链

  1.重点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配套结构陶瓷材料,高效高温过滤陶瓷和高性能陶瓷膜材料

  2.积极拓展陶瓷基板、多层陶瓷电容器、压电陶瓷、微波介质陶瓷和半导体陶瓷等高技术功能陶瓷

  3.加大招商引资重点发展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和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三大领域

  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46.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2.5%以上。培育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50-100亿元的企业1家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5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把荆门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及产业集聚地。

  路径:不断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形成从上游的基础原材料、元器件,到中游的整机制造和配套、下游的应用拓展和信息服务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和产业人才,大力进行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提升我市产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以荆门高新区、东宝工业园为平台,积极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着力引进一批智能终端龙头企业,不断吸引上游、下游相关产业企业集聚。

  重点:智能终端制造: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智能电子设备,以及外壳、模具、零部件等配套产品,提高本地配套生产能力,做大做强恒生源、金泉等储能电池,以李宁服装为基础,发展智能穿戴设备。新型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通过发展PCB及柔性电路板(FPC),引进发展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显示配件为主的电子器件产品,与智能终端产品形成上游配套。光电子应用:通过做大做强智展光学、鸿创科技,积极开发背光模组、触摸屏、液晶面板及配套产品,拓宽激光设备领域,加大LED应用示范。软件和信息服务:吸引软件企业入驻荆门,致力于细分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与聚集,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应用,推动物联网的应用。

  目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重点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50家,服务业领军人才50人。

  目标: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0%。力争新增4A级物流企业4家,3A物流企业20家。建设1个省级示范区,1个综合性的物流园区,8个专业物流园,8个物流配送中心,24个农村物流网点,建设长江经济带物流节点城市和江汉平原生产性物流基地。

  任务:以多辉农产品物流园、京山金瑞物流园、钟祥综合物流园、沙洋新港物流园、彭墩汉光农业综合物流园、荆沙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发挥集群效应。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组建3-4个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以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为依托,以智能物流信息服务为切入点,构建物流公共信息云服务等专业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加强相关信息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提高一体化信息服务能力。推进联通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拓展铁路支线,完善公路网通道,开辟航空通道,拓展汉江水道等货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物流通道,实现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通道无缝对接。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园与制造业、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起与制造业各专业园区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和城乡配送物流体系。

  目标:到2020年,全市通用航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5%。

  任务:以爱飞客镇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漳河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升项目支撑,推进通用航空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固定运营基地(FBO)、飞行服务站(FSS)、维修站(MRO)三大通用航空服务基本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开发航拍航摄、农林喷洒、地理测绘、资源勘探、灾情监测、通信中继等服务项目,延长通用航空产业链,打造特色服务。组建通用航空旅游公司,结合全市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特色航空旅游线路;以爱飞客镇为依托,以低空观光、航空体验、航空游乐、航空体育运动赛事等为载体,加快航空大世界、航空会展中心、航空科技馆、飞行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通用航空文化创意企业,推进航空旅游业和通用航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目标:到2020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形成3个以上全国知名的文化体育品牌,培育3—5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争取到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4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明显陵、京山绿林景区创建5A级景区,将旅游业打造成为荆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服务产业。

  任务:依托漳河新区、东宝区、钟祥市、屈家岭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美术广告等产业,加快发展数字传输、移动互联、数字出版、新媒体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荆门航空文化产业园、荆楚文化创意产业园、湖北文化创作交流基地、中国积分制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园、湖北奥游文化创意产业园、老莱子历史文化名人创意产业园建设。

  依托高新区、京山县,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鼓励各类健身俱乐部落户,积极推进场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与健康养老、森林体验、运动休闲、教育培训深度融合,重点推进李宁健康产业园、京山网球俱乐部建设。

  以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全域联动、区域协同为原则,大力发展泛旅游、慢旅游,构建运动休闲、乡村旅游、生态养生三大特色旅游体系,塑造爱飞客航空旅游、农耕旅游两大旅游品牌,建设全国航空休闲旅游度假区、中国农耕文化旅游体验区和国家乡村旅游示范区,建成江汉平原旅游中心城市。

  目标: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0亿元,年均增长11%,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业态先进、特色鲜明的商贸体系,构筑江汉平原区域性商贸中心。

  任务:统筹优化布局现代商贸服务业,构建一批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式智慧商圈,打造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区(CBD)区域级核心商圈、中天街市级商圈、城南片区市级商圈等商圈,形成“三圈六区九园”的产业布局。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商贸业进行嫁接改造,大力发展O2O体验店、跨界商业、一站式消费“销品茂”等新型商业模式。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全方位应用,结合互联网与物联网,开展网上交易,拓展线上业务,加快构建领先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加强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和标准化建设,完善全市物流快递网络格局,构筑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城乡双向流通网络。

  目标:到2020年,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3亿元,培育3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过10亿的园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100%。

  任务:抢抓长江经济带卫星综合应用示范机遇,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实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及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全覆盖,提高和优化通信网络系统质量和安全性。加快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库,共享交换开发平台,推进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大力发展“互联网+”的综合服务业,通过整合产业链、贸易链、监管链和数据链,在原有信息与交易服务的基础上向涵盖支付、物流、信用、产品质量保险和金融等方向发展,为全流程在线交易提供全方位的集成服务。

  目标:到2020年,全市存款规模达到2500亿元,贷款规模达到1600亿元。直接融资总规模500亿元,企业债发行3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达到300亿元,其它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引进4-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开设网点。

  任务:大力推进国内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分支机构入驻荆门,大力培育村镇银行,加快组建“荆门银行“、“农谷银行”;吸引专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荆门设立分支机构,完善金融业主体机构。加快推进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大企业规模;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加快组建各类产业发展基金;依托各类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公司债等金融产品的发行规模,创新融资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由间接向直接转变;推进保险服务、产权交易、、融资性担保服务业发展,鼓励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减轻金融风险,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引入现代金融理念,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和微型金融等三大金融服务,建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质量安全保障需求,合理布局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平台。以荆门质检中心为依托,建设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具有检验检测、创新研发、标准修订、检测技术研究、认证认可服务、专业人员培训六大平台功能的荆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建设和完善京山县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发展政府社会企业共建的3P模式,将格林美电子废弃物检验、福耀玻璃汽车玻璃检验、宝源木业板材检验等企业特色专业检验室,作为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的重要补充和支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检验检测机构的合作与对接,重点做好与湖北省长江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和中南大区计量测试中心的对接工作。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联手,加大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训,抢占新兴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

  深入实施“中国农谷”和“柴湖振兴发展”两大战略,用互联网+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到2025年,基本建成“三区三中心”;2020年,基本建成2000亿食品大市,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标杆。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以大数据为支持,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与设施装备业、信息化业、设施种业、生物农药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化工业、冷链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产业组团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农产品流通产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融合发展模式。

  加快推进以“农谷云”平台为基础的“智慧农谷”建设。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在中国农谷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打造现代产销一体化农产品可追溯安全监管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完善涉农部门及涉农信息的交流共享机制,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多媒体农村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市、区(县)两级农业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中心和农业专家系统平台。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重视农业信息队伍建设。

  培育专业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区和示范企业,促进农产品物流企业适度聚集。支持建设、改造各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不断完善商贸流通和服务功能。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专用原料基地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配送营销体系紧密衔接。完善农产品流通安全体系,大力发展冷链体系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体系,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快培育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流通业态,支持中兴农谷电商平台、京山金瑞物流电商平台和“村掌柜”农产品电商网加快发展,到2020年,实现电商服务站点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彭墩汉光、多辉、金锐、中兴农谷等一批年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农产品大市场。

  依靠屈家岭院士村、院士工作站和省农科院的技术人才优势,主动对接农业高科技研究机构,建设我市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核心园区进行创新要素的整合和聚集、创新主体的引进和培育,并为之提供全方位的科研开发、信息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支撑条件,搭建企业孵化和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建设产学研紧密合作、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在示范区重点开展关键技术、成果和项目的应用示范,通过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和专业化布局,实现园区建设、农业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全市为辐射源,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向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化发展上转变,从整体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支持新品种选育、研究与开发,大力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新品种。积极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改造提升种养产业;示范推广安全、无公害、高产、高效、标准化种植、栽培和健康、集约化、环保等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突破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植物疫病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食品添加剂和生物环保等共性技术、生产工艺及产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和普及智能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深度挖掘、系统策划屈家岭农耕文化,充分展示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文明中的地位、作用,形成特色业态、有形产品和无价品牌,建设农耕文化旅游区。开发和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节能农业机械、生物质能技术,开发和利用农村沼气、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智能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进一步强化农药监管,杜绝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减少化肥投入。实施有机种植,绿色生产,打造中国农谷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放心区。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采用木材节约和代用技术,开展林业废弃物和次小薪材等综合利用,生产中高密度板、纤维板等板材,延伸板材加工产业链条,构建“林业剩余物—板材—装饰材料、板式家具”循环型产业链。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组建技术孵化示范推广中心,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探索社会化商业性服务体系,以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网络,探索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创新和整合电子商务、农产品配送、连锁专卖、直销等多种模式互补融合的销售方式,通过设计辅导、增值辅导和成果推广等环节,加强品牌营销推介,推动各地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农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专业化水平高、辐射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市场。支持农产品零售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创建自有品牌,有效发挥品牌延伸带动效应。保护、促进农产品老字号发展绿色餐饮,增创安全食品品牌。支持各地“农安办”加强地理标识管理和保护,支持企业注册原产地品牌商标和实施品牌推广维护。

  推动农业经营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一的农户经营模式转变为“龙头企业+科研单位+产业园基地+合作组织(基层党支部)+金融+品牌销售(互联网)”的产业链发展模式,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由立足于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的模式向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以国际视野寻求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发展有中国农谷特色的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联盟和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土地、农民专业组织、技术、资金、基层党组织”融入中国农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构建中国农谷“五结合”的农业生产组织运行模式。编制全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CEO)培育规划,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三支一提”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确保2020年末,全市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达到3万个。以中国农谷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彭墩职业农民教育中心为依托,积极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等单位合作,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坚持在“在企业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路径,围绕主导产业,对广大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者向现代农业生产者、科学技术实践者和市场经营者多角色的转变,培养出新时代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者。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创新服务、马上就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和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落实;各地要将年度工作成效向上级党委和市政府报告,市政府不定期对各区各部门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督查,确保转型升级工作落实到位。强化政策引导和政策激励,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各级各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和进度安排。

  以荆门国家高新区为空间载体,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加强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拓宽企业自主创新的渠道,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应用,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宣传和落实大力推进“双创”的具体政策措施,通过创业创新培训辅导、创新投资、创新孵化等多种方式,支持个人创业、“草根创新”,营造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良好环境。简化创业登记手续,支持有条件地方提供低成本场所,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加强财政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整合并盘活现有财政有关专项资金,为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力度。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大对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等产业中重大创新发展工程、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项目的融资支持,扶持一批对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和产业链完善具有关键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鼓励银行业机构增加对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信贷投放,加快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比重。

  着眼于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需要,以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依托,构建全覆盖、差异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服务企业提升性培训和服务产业储备性培训,建立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机制,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和新型农民素质。通过技术合作、委托培养、定点引进等方式,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的优秀人才队伍。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具有领军才能的杰出人才、创新型科研团队。建立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兼职或创办企业,鼓励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兼职,促进创新人才的双向流动与交流。